Search

昨晚跟民進黨的夥伴們一起觀賞了《返校》這部電影,除了來自改編遊戲中的恐怖情節外,真正令我毛骨悚然的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昨晚跟民進黨的夥伴們一起觀賞了《返校》這部電影,除了來自改編遊戲中的恐怖情節外,真正令我毛骨悚然的,則是再一次深入理解並咀嚼那段塵封的日子。
 
戒嚴時期中國國民黨 KMT政府的高壓威權統治被稱為「白色恐怖」,然而這段過去對出生在八十年代、民主化之後的年輕一輩來說,除了國民教育的輕描淡寫之外,終究必須倚靠額外的歷史陳述與想像,才得以一窺其樣貌。 
 
從戰後到民主進步黨成立,再到民主化的這段時期,像電影中參與讀書會的師生那樣背負嚴重的刑責甚至殺身之禍,是每一個追求自由、民主的先烈先賢們都曾經被壟罩過的陰影。任何人都可能因為思想審查或線民告密,而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;你可能甚麼都沒做,但只要政府覺得你危害社會安定,是國家的敵人,便可能隨時「被消失」。這意味著在那個年代,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 
 
返校的情節並不僅僅是發生在從前的台灣,現今這些難以想像的恐怖,都正層出不窮地在香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。自今年六月開始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抗爭,在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那天,香港警方終於動用他們手中的暴力底牌:「實彈」,真正對人民動用致命武力。當天一名香港中五學生(相當於台灣高中二年級學生),被射中左胸,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搶救當中。這代表了這場反送中運動,已經不只是發生在香港的一場單純的社會運動,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人毫無人性的鎮壓與屠殺。從反送中運動的爆發開始,香港的學生們再也無法待在學院裡置身事外,而必須如被徵召參與戰爭的士兵一樣,為了家園與民主自由而奮戰。 
  
當我們認為反送中運動已經很悲壯慘烈的時候,大家不要忘記198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發生過一場「六四天安門事件」,血腥、殘暴至極,難以想像。理應在學校裡學習知識與享受青春的時光,有許多對民主化與自由化懷抱憧憬的大學生、中學生們湧上了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進行和平抗爭,要求當局立刻展開政治改革,推行民主。在經過了數個月的抗爭,最終解放軍在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實施暴力清場,使得成千上萬的學生失去了年輕的生命,也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主化敲響了喪鐘。至今,任何形式與規模的社會運動,都不為當局所允許,言論與任何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自由,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也無法徹底享有,隨時隨地都有義士為了爭取民主與自由而犧牲生命,其中不乏學生,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從未妥協。 
  
現在我們能這樣坐在電影院裏面好好觀賞「返校」,想起白色恐怖時中國國民黨政府對人民的迫害與控制,那是因為台灣已經民主化,我們可以自由地講述威權統治時期的政府多麼的可惡,我們又如何不該忘記這樣的過去。香港的學生們正在為了香港的民主與自由,與港府與背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進行永無止境的抗爭與革命;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學生們甚至經歷過殘暴至極的大屠殺,至今仍被中共當局蒙蔽了雙眼,認為中國共產黨是唯一正途,認為爭取民主是破壞國家安全與穩定的不智之舉。 
 
我認為,當我們觀賞完這部電影,除了關心台灣自身對於白色恐怖、轉型正義的相關討論外,也不能忘記在追尋民主自由的道路上,香港與中國仍舊在苦苦追趕;在我們因為電影情節的恐怖而驚惶失措的時候,也不能忘記有更多的人們因為同樣的國家暴力與獨裁威權,而受盡折磨,甚至失去自由與生命;對實際享有自由民主的我們來說,更不能忘記這一切不是理所當然,若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做出了錯誤的選擇,將選票投給崇尚威權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卑躬屈膝、俯首稱臣的政黨,那我們就離失去自由的日子不遠了,到那時,我們還能一起平安的「返校」嗎? 
  
#蔡沐霖
#年輕抗體
#永和換新
#2020台灣要贏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蔡沐霖,民主進步黨青年發展部主任,曾任民主進步黨主席特別助理、2020年新北市第九選區(永和區、中和秀安區)立法委員候選人。
View all posts